🥬人是人、菜是菜,阿美族人卻有更多想法——「人菜共生」的社會觀能為現代人帶來什麼啟發?
跟著研之有物精選篇章,打開人文與自然的研究故事。
〈阿美族如何與植物共生?從農耕祭儀裡尋找與時俱進的自然智慧〉
閱讀全文 >>> https://reurl.cc/36751M
阿美族(Pangcah/Amis)在食農、生態、經濟上的選擇,都有著與植物和平共存的哲學。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劉璧榛研究員兼副所長的研究田野聚焦在緊鄰花蓮市區、位在吉安鄉境內的里漏部落(Lidaw)。巫師(Sikawasay)主持的農耕祭儀不但被登錄為文化資產,還隨稻米商品化而更加興盛。但在阿美族語中,其實並沒有野菜一詞,只有 Daten 這個「綠色葉菜」的統稱。
🥬
觀察阿美族人的名字會發現:族人樂於以植物為孩子命名,其中穀物類的名字是每家女孩都要取的,比如 Panay(陸稻;「巴奈」)就是非常熱門的好名字,男生的名字也經常源自植物,包括 Icep(檳榔)、Bonga(地瓜)等。
透過名字能觀察到的,還包括阿美族透過植物生長的空間距離,標示人的社會位置與認同。以家屋為圓心,住家附近常見的植物經常作為親密家人的名字;往山裡走,就會出現多年生的樹木,通常用來為人數眾多的氏族命名。
🥬
里漏部落每年 12 月 28 日舉行 Mitiway(播種祭),婦女會在當天一大早,將前晚泡水的糯米煮熟,捶打成有黏性的一團。傍晚起,巫師們會分兩組到每一戶人家裡進行儀式,請神靈從天上滑下來,享受美味的 Dulun(麻糬)、Icep(檳榔)及 Epah(酒)。
農耕祭儀實際上在很多阿美族部落已逐漸式微,然而在里漏部落,這些祭儀卻令人意外地盛行不輟。劉璧榛深入研究後發現,原先隨著小米耕作、一年舉行一次的儀式,在日本政府引導改種水稻後,竟然隨著水稻一年兩收的時間,增加為一年舉行兩次!
🥬
「在里漏,傳統並不等同保守,而是具有極強的適應力」這份調適力,也可以從 Paw(小葉碎米薺)這種與水稻田共生的野菜上觀察到。在年度祭儀結束時,巫師會食用本來禁食的小葉碎米薺,象徵解除禁忌、準備回歸日常。
但族人開始改種水稻,不過是在這一百年間發生的事;將它納入祭儀的歷史大約也才五十年。我們一直以為傳統是不變的,但在里漏,面對新生而未知的事物,族人勇於嘗試、吃吃看,也許正是源於感官開放的文化,使其傳統總是能與時俱進⋯⋯
🥬
對從小被野菜照顧長大的族人來說,家人一起去採野菜、手足團聚幫忙烹調⋯⋯其實與許多珍貴的記憶連在一起。「採野菜或許不用花錢,但要投入感情」這是族人的生活,也是他們帶領下一代認識環境、沉浸其中、對自然產生情感的教育方式。
劉璧榛提醒:「臺灣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對於我們如何在島上獨立自主,有著很大的影響。」就阿美族的觀點來看,維護好一個能夠自主循環的生態系統,人類需要投入的成本反而會降低——「就像我們其實不用花錢買除草劑,把野菜採來吃就好。」
〖本文為中研院廣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